作者 | 樊登读书 · 琪思
主播 | 樊登读书 · 夏涵
灯灯说:
养育孩子,需要终身的学习。学会爱自己,才能给孩子更多的爱。
我们都曾受过伤,也在为人父母后,有意无意都伤害过自己的孩子。
我们很难一碗水端平。就像热播剧《加油!妈妈》中,苏青因为弟弟逃课而指责哥哥,且理直气壮的说:“因为你是哥哥。”
母子关系一再恶化,儿子泪崩。之后成绩更是直线下滑,不得不退学回家调整身心。
我们会对孩子说慌。就像傅首尔回忆妈妈再婚,骗她说玩捉迷藏,结果她躲在黑暗的柜子里却没人去找她。
她说:“长大后的很多时刻,我都活在那个柜子里......“
我们的爱会变得有条件。就像《小欢喜》中的方一凡,他进步了50分。一家人正在开心庆祝,得知儿子全区排名后,妈妈立马翻脸。最后他忍无可忍,怒吼道:“你的眼里只有大学,你根本看不到我的好。”
爸妈和孩子是最亲密的家人,是伙伴,彼此深爱着、信赖着和期许着。因此,无论是良药般的蜜语,还是毒药般的恶语,孩子都会听进心里。<span color/>
以下4句话,帮助你疗愈自己,也修复孩子的内心,不要让孩子一辈子都活在童年的创伤里。
<span color/>
<span color/>
要敢于向孩子说:“对不起”
“做错了事,就要道歉”,这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的信条之一。
但,对于中国式的爸妈来说,面对孩子最难说出口的大概就是那句“对不起”。
我们总觉得向孩子道歉有损自己作为父母的威严,总觉得孩子还小,过几天就会忘。
但,我们不知道的是,有多少孩子成年后,依然为那句我们未曾说出口的「对不起」耿耿于怀。
心理学研究表明:父母懂得向孩子道歉,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,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。
2019年的热播剧《小欢喜》中有一幕让很多人震撼,身为区长的季胜利当面向自己的儿子季杨杨鞠躬道歉。
早年杨杨一直跟姥姥姥爷生活,直到他高三,他的爸妈才调回北京。
开学当天,杨杨开着舅舅的豪车进入校园,被同学做成了恶搞表情包,在校园内迅速扩散。季胜利也因此被书记约谈。所以他要求儿子写道歉信,并当着校长、班主任、双方父母的面检讨。
杨杨在信中极尽揶揄之词控诉自己的爸爸,多年来不管他,为了完成回归家庭的政治任务才回到他身边,要他道歉是怕影响仕途。
当场听的季胜利血脉喷张,狠狠给了他一巴掌。这一巴掌也再次把父子俩的关系打回冰点。
其实,杨杨的控诉从头到尾不过是想得到爸爸真正的关心。
所以,当爸爸说出那一句「对不起」时,他没有说话,而是用毛巾蒙住了头,双肩颤抖,尽情的啜泣着。
正如海灵格所说:
<span color/>
“你不知道,我们的孩子是多么忠诚于自己的家庭,又是多么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父母。”
他等这一刻等的太久了,一句真诚的对不起就可以消弭所有的委屈和怨怼。
教育不应该碍于脸面和权威,向孩子道歉也是一样的。
<span color/>
<span color/>
要敢于向孩子说:“这不是你的错”
孩子受伤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来自内部,也可能来自外部。
2014年,小沈阳夫妻第一次带着8岁大的女儿沈佳润(洋洋)参加一档亲子真人秀。
这一次露面让小沈阳心痛至极。
洋洋长相酷似爸爸,黑黑的皮肤,面部较扁平,肿眼泡,穿着打扮也不似其他小孩洋气。
年仅8岁的她被推至风口浪尖,被网友们口诛笔伐:<span color/>
简直丑成射雕英雄传里的老巫婆;
招风耳!老鼠眼!面相为克;
丑到爆了!太难看了!咋丑的跟x一样呢!
这样不堪入耳的言论,已为人父母的我们看到都愤愤不平,更何况是洋洋的亲生父母呢?
小沈阳在某节目中说:“我不帅,我自个儿承认。但是有很多无聊的网友攻击孩子,说我闺女怎么长成这个样就出来了,我很气愤......”更是直接泪洒现场。
此后为了保护女儿,他们也用行动告诉孩子:“这不是她的错。”小沈阳推掉了众多节目邀约,沈佳润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消失了7年。
直到去年,她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晒出一段她与CCTN主持人钟石合拍,进行全英文的“紧急新闻提词器”的挑战。
只见视频中的她化着淡妆,没有美颜滤镜,发音流利标准,全程从容不迫。举手投足间,颇具国际范儿。
看得出在远离镁光灯的地方,她成长的很好。
沈佳润是幸运的,敢于勇往直前的孩子,源于有人托底的安全感。
当孩子受伤时,他们会恐惧、悲伤、自责,甚至会转而自我攻击。所以这个时候爸妈应该直接告诉孩子:“这不是你的错。”<span color/>
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,感受到“爸爸妈妈是爱我的”,从而也可以避免负面影响。
<span color/>
要敢于向孩子说:“你不必一直赢”
现在的孩子似乎越来越输不起,事事争第一,不接受批评,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。
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,孩子们从小就知道「赢」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,赢得成就感和安全感。
2015年上映的《请回答1988》中,天才围棋手阿泽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新人,尽管大人们都在装不知道,他依然难过不已。
这时,小伙伴们来到他的房间,调侃道:
“哎哟,听说你这次输惨了.....”
“是时候输一次了......”
当阿泽说:“我失误了”时,娃娃鱼更是直接怼:
“什么狗屁失误啊,天才围棋手怎么能失误呢?”
阿泽听后怒了,不服气的吼道:
“我难道就只能一直赢吗?”
娃娃鱼笑着点头,继续说:
“嗯,你就得一直赢。不能输,也不能有点背儿,不能有低谷,不能拉......哦不,屎要拉,但是不能有味儿......”
这句话一出,成功的把阿泽逗笑了。
之后狗焕更是直接教阿泽骂人,德善打开了碟片跳起了舞。在小伙伴的暖心帮助下,阿泽终于走出了失败的阴霾,露出了孩子般的笑脸。<span color/>
再次出发去比赛,阿泽是紧张的,他问德善:
“我可以输,对吗?”
德善笑着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,阿泽才彻底的放松下来。
心理学家科胡特曾提出一个富含诗意的术语——不含诱惑的深情。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、接纳你,却不给你设任何条件。
「你不必一直赢」就是「不含诱惑的深情」,被允许输的孩子才能收获足够的安全感,才能在这份深情中全然的展开,越挫越勇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爱,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。
<span color/>
<span color/>
要敢于向孩子说:“你可以选”
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:
国庆长假一大早被儿子吵醒,自己起来了孩子却磨蹭上了,好不容易出了门,发现该带的东西没带。
起个大早赶个晚集,于是没好气冲孩子一通数落:“你看人家毛毛(孩子的同班同学,也是闺蜜的儿子),干什么会什么,一点儿不让大人操心。你净干让我操心的事,都想换儿子了。”孩子也不服气的说:“换就换。”
就这样,毛毛成了她的儿子。
结果第一天快过完了,小家伙一点儿作业都没写。这让她又担心又着急,赶紧给闺蜜打去电话,没想到闺蜜只说了一句:“你不用管他。”
到了晚上7:30,吃完晚饭,毛毛自己回到房间开始写作业。不仅字迹工整,还又快又好。写完作业,小家伙又开始自己读英语背单词。<span color/>
她实在忍不住问道:“你怎么这么自律呢?”
毛毛不以为然的说:
<span color/>
“写作业不是自己的事儿吗?计划好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呗。
我和妈妈约定好的,她从来不管我什么时候写,我只要按时完成就好。”
孩子的一番话,让这位妈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
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:“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、能够做的,就应当让他自己想、自己做。”
人生充满太多不可预测性,我们对于孩子而言不是上帝。
学习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。我们只是很有幸的获得了教养他们的资格,我们只能引路,却不能替他们走路。
拥有主动权,他们才能真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。
把选择权还给孩子,他们才能活成自己内心的国王,活出自己的模样,成为真正想成为的人。<span color/>
而我们只要用尽全力托举、陪伴,静待花开就好。
<span color/>
<span color/>
写在最后
在原生家庭中,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伤,但那并不妨碍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。
伤害也可以是礼物,它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规避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行为,更加清楚的明白什么是更好的爱。<span />
上面4句话,多说给你的孩子、你的内在小孩和你的爱人听,让原生家庭的伤到我们这里终止吧。
点个【在看】,愿我们都能被爱、学会爱,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。
作者 | 琪思,相信其实育儿不难的学习型妈妈,也是专注于家庭教育,让孩子在玩乐中成长的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。
主编 | 阿医
排版 | 余景
音乐 | 石头piano-你不要担心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 |
|
|
|
|